世界看点:《行走京津冀 聚力开新局》大跨越与小幸福——赵博眼里的城市副中心

位于通州老城核心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是由北京锻压机床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来,旁边就是缓缓流过的大运河。走进政务服务中心,红砖灰檐,大跨幅屋顶,高高的钢结构立柱、穿插的横梁,透露出怀旧的工业风。在这里,可以办理从个人的社保、公积金,到企业的营业执照等3500多项事务,特别是京津冀三省市的很多事儿这里都能通办。而这里面的工作人员有不少也都生活在副中心。他们见证并感受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也为副中心、京津冀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今天,我们就跟随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赵博,开启她在副中心工作生活的寻常一天。

交通出行:职住平衡下的绿色出行新体验

今年37岁的赵博个子不高,剪着齐耳短发,话不多但逻辑清楚。她是天津人,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打拼了十几年,在通州住了7年多。两年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开业运行,她应聘成为其中的工作人员,终于实现了“职住平衡”。


(资料图片)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

早上七点半,赵博骑上自行车,去离家只有5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上班。在此之前,赵博每天往返于通州永顺镇和朝阳望京之间,早晚高峰苦不堪言。“以前都是开车或者坐地铁上班,每天单程通勤时间两小时,要是遇上堵车那就更没谱了。现在我骑自行车上班,最多半个小时就能到大厅,也不用担心堵车,还能锻炼身体。”

遇到周末或者节假日,一家人想去中心城区逛一逛也大多不开车,而是选择公交、地铁出行。赵博2016年搬到副中心,“我刚搬来的时候,我家门口只有两趟公交车,而且半个小时才有一辆车。现在,家门口的公交车有八条线路,四通八达,几分钟就来一趟,我就更愿意选择绿色出行了。”

而在地铁方面,六号线、一号线八通线、七号线三条东西向大动脉将中心城区和副中心连接了起来,正在建设的平谷线不仅能让副中心居民直达CBD,还将河北燕郊的居民也纳入到了北京地铁通勤的范围;连接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的城际铁路联络线也将打通副中心南北向的轨道通路,副中心区域内的M101线也已提升日程。不仅如此,“目前,京唐城际铁路、密涿高速、京秦高速建成通车,厂通路、厂通桥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主要道路和交通节点逐步串联成网。”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表示。

在建平谷线

新建道路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以织补城市功能为主要目的东六环入地工程近日也迎来好消息。6月28号上午,随着国产首台16米级盾构机“京华号”顶推到位,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顺利贯通。东六环入地之后,原东六环车流将在地下隧道通过,将过境货运交通疏导至外围高速公路系统,确保市民车辆通行畅通。同时,城市副中心12条规划道路、5条现状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加强东六环两侧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而地上原有的六环路将成为高线公园,宽度300到500米的范围纵贯南北,形成5平方公里的世界级城市公共活力空间,慢行系统完善。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恽爽表示,根据目前的规划,六环高线公园将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错位匹配服务设施,分段成环。“北侧有宋庄,我们可以配套创意工坊,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周边是商务人流、绿心三大建筑是文化设施,我们就可以错位配套一些高端体育设施,以做到查缺补漏。”

东六环入地工程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搭建京津冀政务桥梁

原本9点开放的服务大厅,8点半就会开始提前服务,因为不少市民想赶在上班前,来办理一些业务。张先生一走进大厅,赵博就迎了上去,取号、引导到自助终端机,协助办理业务,拿到一张纳税证明也就花了5分钟。

每天,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都要接待500多人次的业务办理和咨询。从个人业务来说,查询社保、办旅游签证、职业资格认可、无犯罪证明开具等事项都可以办理;而对于企业法人来说,从申请执照到企业注销全流程各环节的证照几乎都可以在此办理。目前,大厅可以完成3500多项市区两级事项的办理。这里也是全国首个以智能终端自助服务模式为主的政务中心,主要采用无人窗口服务模式,办事人通过设置在大厅一层的43台智能终端即可自主完成,从事项申报、材料提交、在线审核、结果反馈、远程视频交互的全过程办理,实现了“人工办”向“自助办”的转变。

这其中有一类业务比较特殊,那就是“跨省通办”。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办事人员在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能办理河北、天津的业务,而河北、天津的大厅也能办理北京的事项。赵博告诉记者,在河北、天津的企业对于副中心的办理需求更多:“因为很多落户河北、天津的企业原来都是从北京搬出去的,还有注册、迁址、营业执照办理等很多事项都需要跨省来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几年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成果。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

除了通过视频连线“云窗”办理跨省业务外,在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里,还有一台廊坊市政务业务自助查询机和天津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赵博对这台机器的作用非常有发言权。

赵博的户籍地在天津,入职大厅时需要开具无犯罪证明,她就成了这个机器最早的一批尝鲜者。在北京居住了20多年之后,她享受到了京津冀协同的红利。“刚来北京的时候,办什么业务都需要回原籍当面办理,还要预约申请,现在随着跨省通办的的进步和发展,几乎指尖就可以办理了。配套的咨询服务非常的完善,可以线上咨询、短信咨询,就不用一个劲儿地打热线电话了。”怀揣着这份情怀和同理心,赵博从大厅开始启用就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从没想过离开。因为她既是服务人员,也是受益者。

根据统计,目前,京津冀区域“跨省通办”已经实现了北京3476项市、区两级政务事项和261项便民服务事项,河北555项、天津501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京津冀地区已办理“跨省通办”事项超过1.1万件。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专区

今年6月9日,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与河北省廊坊市政府共同签署政务服务“区域通办”2.0框架协议,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试点)在大厂县正式揭牌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大厅跨域融合。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发展科副科长肖黎明说:“这是我们跨省通办从线上转向线下的新尝试,线下的不管是窗口设置的标准,还有服务的标准,都是参照我们副中心大厅的服务标准来执行。”今后,在大厂的副中心政务一体化专区里,北京市、副中心进驻的市区两级3400多个事项,通州区镇街的160多个事项都能办理,北三县也梳理了294项涉企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也纳入到通办的范围。

肖黎明最近由开始忙着另一件事:“近期,我们马上要在天津武清区设立副中心政务服务一体化办事大厅的专区,这样就能让咱们天津和河北的企业群众都能够在当地享受到与我们服务中心同质、同效的办事服务体验。”

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副中心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下午5点半,赵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骑上自行车回家。沿着运河一路向北再过一个路口,这里就是副中心的产业高地——运河商务区。赵博刚搬来通州的时候,这里还比较空旷,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累计已完工448万平方米,近2万家高端企业实现落户。

运河商务区(资料图)

三峡集团是第一家入驻运河商务区的央企,在副中心的主要业务是新能源板块,三峡新能源集团副总经济师张军说:“到通州来发展新能源,确实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这边的政策和营商环境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有关部门也给我们提供了办公条件、子女的入学、医疗等一系列便利。”

张军说的政策就是《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精尖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简称“通八条”。以“通八条”为引领、产业专项政策全面助力的“1+N”产业政策生态体系,目前副中心累计给予150家企业奖励扶持。人才服务“直通车”机制为100余家企业提供落户、子女入学、住房、医疗、出入境等服务。

较早落户运河商务区的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看中的也是副中心的内外部条件。落户之初,副中心的企业管家就上门指导企业,从租用办公地点到员工子女入学等都一揽子提供解决方案。上田八木公司副总裁大野智之说,货币金融公司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随着政策引导和产业集聚,副中心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这是公司在副中心持续发展的内在动能之一。

目前,副中心正依托运河商务区加快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金融服务产业链发展态势初步形成,金融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在地区生产总值和税收中所占比重均已超过10%,全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企业已超400家。同时,运河商务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了以总部经济为核心、城市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商务服务产业体系。

除了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也是副中心的经济“高地”。去年底,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部大楼在张家湾设计小镇破土动工,在这里,北京建院联手英国零碳工场建立了“零碳工场中国研究院”,整个项目在设计、建造和运营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融入科创理念,20多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将得到集中应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说:“张家湾小镇打造的时候,就是建筑设计和建筑科技要融合创新。以产品、材料、设备设施的形式来实现数字科技赋能并形成产业。科技的驱动应该是它的增长极。”

北京建院总部效果图 图片来源: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元宇宙”作为如今最火的产业之一,也让张家湾设计小镇抓住了发展机遇。张家湾设计小镇打造了1.8万平米元宇宙创新中心,蓝色宇宙、招图科技、山魈映画等一批核心企业成功落户。

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表示,副中心产业发展经历了先减后增、引入标准由宽到严、发展质效由低到高的深刻转型提升过程。“我们围绕‘3+1’主导功能,全面强化产业组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生态,现代金融、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等六大产业逐步聚能成势。”

生态环境: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是副中心的底色

赵博下班回到家,“遛娃”是重任之一。孩子到了精力旺盛的阶段,每天必须充分“放电”。赵博说,要是在几年前她根本无处可去。“现在,我家周边三面都是公园,有宋庄公园这种大型的,也有家附近的口袋公园,有步道、有沙坑,遛娃这件事也变得不那么累了。”如果周末有空,一家人也会到副中心更大的公园里去逛一逛,西海子公园甚至更远一些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都是他们周末的选项。

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樱花庭院一角 图片来源:北投集团

和赵博一样,到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过周末是很多副中心家庭亲子活动的“固定项目”。说起频繁打卡这里的理由,离家不到十公里、不用门票、空气特别清新、孩子喜欢在公园玩沙子、跑步比奥森人少……这些都是高频词。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规划建设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其中总绿化面积约7.39平方公里。北投生态环境公司总经理魏国说,根据监测,在夏天,城市绿心的负氧离子基本上在六千个/立方米,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对清新空气的相关标准。据统计,自2019年国庆前夕开园以来,绿心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今年春节假期,每天平均达到1万人次,这里已经成为副中心居民休闲游玩、亲近自然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只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尺度绿化的一个缩影。2022年11月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副中心“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副中心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的平原区。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78%,建成万亩以上森林组团8处、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处、各类公园51处,这一串串数字,生动诠释了“绿色”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最亮丽的城市底色,副中心正在“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林海之间加速崛起。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

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西北角,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早已露出了漂亮的外衣,正在做内部的装修和设备安装,静待年底迎客。副中心的三大新地标“文化粮仓”大剧院、“森林书苑”图书馆、“运河之舟”博物馆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市民共享的文化圣殿,也融入了绿心公园的美景中。在拥有落地大玻璃窗的图书馆里,读者一抬头就能看到窗外的树木,仿佛置身森林一般;大剧院的露天平台上能够举行森林音乐会;地下共享空间连通,地铁站和三大建筑无缝对接。

这些都已经列入了赵博的打卡计划表里:“我们副中心现在建设的这么好,能见证和享受副中心的建设成果,还能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出一份力,是一件值得幸福的事。”

来源 | 北京新闻广播 记者:郭雅婧

关键词: